世途,汉语词语,读音为shì tú(注音:ㄕˋㄊㄨˊ),同“世塗”,指人生的道路或事业发展历程,多形容世事变迁与人生境遇的艰险。该词见于清代周亮工《皖江与文灯岩》诗之三。
该词由“世”(人生/世间)与“途”(道路/路径)组成,强调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挑战。唐诗中常以此映射社会现实,如白居易用“晚落风波委世途”隐喻仕途坎坷。当代语境中,该词延伸至文化传播领域,如网络文学以“世途开步即危机”比喻初期发展挑战。
“世途”广泛见于文学作品:清代周亮工以“世途真坦易”表达超脱心境。现代白话文中仍具生命力。
赵光义(939年-997年),即宋太宗(976年—997年在位),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赵光义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