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时世的诗句(共3句)

时世简介

"时世"作为汉语词语,其核心语义指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与世道状况。该词由"时"与"世"两个语素联合构成,前者侧重时间维度,后者强调社会状态,两者共同构成对特定时期社会整体面貌的描述。在典籍文献中,《书经·康诰》载"宜于时世者",即以"时世"指代商周交替之际的时代背景;清代《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而今时世不同"的表述,则凸显该词在口语中的历时使用特征。通过"时康"(时世太平)、"浊世"(混乱时世)等关联词汇的互证体系,进一步彰显该词作为社会状态载体的抽象概念属性。

白居易的诗词曲代表作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