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弦简介

十三弦是隋唐时期古筝的别称,因该时期筝的形制由十二弦增至十三弦而得名。唐宋教坊普遍使用十三弦筝,使其成为古筝的重要代称。十三弦筝在唐代达到鼎盛,并东传至日本。作为古筝发展史上的关键阶段,十三弦筝适应了古代筝曲表现需求,在民间长期流传。后世弦数逐渐增加,但十三弦形制仍被视为传统筝的重要代表。

许有壬·十三弦的诗句(共1句)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德汤阴(今属河南汤阴)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