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起·事后的诗句(共1句)

事后简介

事后,汉语词语,拼音为shì hòu(注音ㄕˋㄏㄡˋ),指事情发生或处理、了结以后。其繁体写作“事后”,简拼为SH。该词既可描述事件结束后的时间状态,也可指代行为结果,如“事后他才了解真相”。

该词语包含两层含义:一为事情发生后的时间节点,二为事务处理完毕后的状态。近义词包括“过后”“之后”,反义词则有“预先”“事前”“当时”等。

“事后”一词最早见于明代文献,明代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载有“既不能修善於平日,又不能敬谨於事后”之句。其词义沿用至今仍保持原意。

钱起的诗词曲代表作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