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简介

,汉语词语,拼音shēn shān,指人迹罕至的山岭。该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舜居深山的记载,以及于谦石灰吟》和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的提及。

深山多处于群山深处,自然景观保存较好,具有天然赋存性、地域性等特征。作为“生物多样性的摇篮”,山地占全球陆地面积24%-25%,栖息近半数陆地物种,特有物种包括绿绒蒿、岩鸟、豹等。中国深山代表景观涵盖黄山奇松、九寨沟原始森林及神农架自然资源。

历史文献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宋濂《送东阳生序》均提及该词。现代深山中存在采人参、种铁皮石斛等林下经济活动,并开发森林康养项目。通过封山禁牧、矿坑修复等措施,监测到穿山甲、豹猫等野生动物活动重现。

贯休·深山的诗句(共5句)

贯休的诗词曲代表作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僧、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