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事"是汉语名词,读音为shèng shì,本义指具有重大意义或美好影响的事件。该词最早见于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不朽之盛事"的论述,唐代杜甫《陈拾遗故宅》中"盛事会一时"的诗句进一步丰富了其时空维度内涵。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以"家庭间一桩盛事"展现其在世俗生活中的应用,近代苏曼殊书信中"宁非盛事"的表述印证了词语的延续使用。现代语境中既可指奥运会、世博会等国际活动,也可描述时装秀、牡丹花展等文化盛况。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