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简介

环颈雉(学名:Phasianus colchicus)是雉科、雉属的一种走禽,共有30个亚种。体重900-1050克,体长53-89厘米。体型较家鸡略小,但尾巴却长得多。雄鸟和雌鸟羽色不同,雄鸟羽色华丽,多具金属反光,头顶两侧各具有一束能耸立起而羽端呈方形的耳羽簇,下背和腰的羽毛边缘披散如发状;翅稍短圆;尾羽18枚,尾长而逐渐变尖,中央尾羽比外侧尾羽长得多,雄鸟尾羽羽缘分离如发状;雄鸟跗跖上有短而锐利的距,为格斗攻击的武器,近年来还发现距的长度与其所拥有的配偶数量明显相关,是雌鸟选择配偶的一个重要标准。

分布在中国东部的几个亚种,颈部都有白色颈圈,与金属绿色的颈部,形成显著的对比;尾羽长而有横斑。雌鸟的羽色暗淡,大都为褐和棕黄色,而杂以黑斑;尾羽也较短。

栖息于低丘陵、农田、地边、沼泽草地,以及林缘灌丛和公路两边的灌丛与草地中,在其自然范围内,该物种以水果、种子、叶子、芽等植物物质和少量动物物质(例如昆虫)为食。在它的引入地,是杂食动物,以多种食物为食,更喜欢大型、能量丰富的食物,如栽培谷物、桅杆和水果。

分布于欧洲东南部、小亚细亚、中亚、中国、蒙古、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以及越南北部和缅甸东北部。环颈雉在中国、韩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特别丰富,在欧洲某些地区也很常见。它们被引入这些地区用于狩猎和观赏目的。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在中国和美国都有大量养殖。

杜审言·山鸡的诗句(共1句)

杜审言的诗词曲代表作
杜审言(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官修文馆直学士。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