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简介
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的外壳,其化学成分主要为CaCO3,以微晶方解石集合体的形式存在,成分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珊瑚形态多呈树枝状,上面有纵条纹,颜色常呈白色,也有少量蓝色和黑色。珊瑚不仅外形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饰品,并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2024年11月14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宣布,其科考团队在西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附近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珊瑚。
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的外壳,其化学成分主要为CaCO3,以微晶方解石集合体的形式存在,成分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珊瑚形态多呈树枝状,上面有纵条纹,颜色常呈白色,也有少量蓝色和黑色。珊瑚不仅外形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饰品,并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2024年11月14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宣布,其科考团队在西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附近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珊瑚。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