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汉语词语,拼音为qiū shēn,注音为ㄑㄧㄡ ㄕㄣ,指晚秋时节。作为时令表述最早见于南朝陈叔齐《籁纪》。
该词多用于描述深秋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南朝陈叔齐在《籁纪》中记载“捣衣者,秋深治衣之声也”,将秋深与制衣劳作相关联。唐代诗人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用“秋深客思迷”抒写羁旅情怀,李绅《重别西湖》则以“隼励秋深”刻画秋日物候特征。
“秋深”自南朝确立语义后,广泛见于唐宋诗词。唐代冯时行《就得胜寨遣人入巫山买酒》有“闻道巫山县,秋深好白醪”的记述。
何应龙,字子翔,号橘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泰进士,曾知汉州,与陈允平有交(《西麓诗稿·别何橘潭》诗)。著作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中存《橘潭诗稿》一卷。一生官运颇顺,其文以诗见长。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