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简介

秋分(autumnal equinox),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酉;太阳到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22~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等长。

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同“春分”日一样,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4季开始划分四季,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之日正居于秋季90天的中间,是初秋和深秋的“分水岭”。秋分过后,太阳直射位置开始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于夜,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秋分节气阴阳均衡,正合中华文化追求的平衡之道。此时暑热消退而寒凉未至,正是一年中气候最适宜的时节。

“秋分”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古人将秋分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秋分自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气习俗,竖鸡蛋、粘雀嘴、拜月、放纸鸢等。2018年6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赵师秀·秋分的诗句(共1句)

赵师秀,宋太祖八世孙。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宁宗庆元元年(1195)任上元主簿,后为筠州(今江西高安)推官。仕途不佳,自言“官是三年满,身无一事忙”。晚年宦游,寓居钱塘(今浙江杭州),逝于临安,葬于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