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简介

"清秋"是汉语中形容秋季的词汇,特指深秋时节,强调秋季明净爽朗的特征。该词最早见于晋代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中"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的句,后被杜甫李煜等诗人广泛运用。在文学作品中,清秋常与"千里江寒色远""天高淡"等意象结合,描绘出秋高气爽、草木清香的季节特征。现代作家如艾芜也延续了这种用法,用以描述秋季的自然景色。

王涯·清秋的诗句(共1句)

王涯(764~835)字广津,山西太原人。唐代大臣,诗人。约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卒于文宗太和九年,年约七十余岁。博学工文。梁肃异其才,荐于陆贽。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擢进士,又举宏辞。再调蓝田尉。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元和时,累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文宗时,以吏部尚书代王播总盐铁,为政刻急,始变法,益其税以济用度,民生益困。“甘露之变”发生,王涯被禁军抓获,腰斩于子城西南隅独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