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勋·清静的诗句(共1句)

清静简介

清静,汉语词语,拼音为qīng jìng,原指天气晴朗宁静,后引申为心性纯正恬静及环境安宁不喧。其概念最早见于《史记·龟策列传》“新已,天清静无”。

该词内涵涵盖自然状态的平和与心境的澄明。《吕氏春秋》强调“清静以公”的治世理念,《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阐释道家无为思想。汉唐时期词义扩展至政治领域,如《汉书》载“郡中清静”描述社会治理有序,宋代文人则多用于修身养性。

作为哲学范畴,清静与道家思想关联紧密,章炳麟言“道家独主清静”即指其核心理念。其概念演变贯穿古代文献:陆《与兄平原书》借“今清静”表环境静谧,《隋书》以“天气清静”描绘自然景象,范仲淹称“清静和平,性与琴合”展现宋代文人的修养追求。

曹勋的诗词曲代表作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南宋大臣,北宋末词人曹组之子。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