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简介

“飘飘”是汉语多义词语,读音为piāo piāo,本义指物体随飘动的状态,后衍生出十余种语义分支,涵盖自然现象、精神状态及动态描述等不同层面。

该词既可形容吹动(如陶潜“飘飘西来风”)、物体飞扬(张衡飞”),亦可表达超脱世俗的境界(苏轼“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其语义涵盖轻盈舒缓、动荡漂泊、思想高远等多重维度,既描述物理运动(李咸用“万里飘飘试一飞”),也隐喻人生境遇(杜甫“天地一沙鸥”)。部分衍生词如“飘飘然”还延伸出得意或轻浮的情感色彩。

该词最早见于《淮南子》,魏晋至唐宋通过诗词广泛传播,语义不断扩展。现代衍生出指代幽灵的网络新义,并成为艺人吴映洁粉丝团代称,体现语义从具体物态向文化符号的演变。

关汉卿·飘飘的诗句(共2句)

关汉卿的诗词曲代表作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叟(一作一斋),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赠给女演员朱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在《南吕一枝•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析津志辑佚•名宦》曰:“关一斋,字汉卿,燕人。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是时文翰晦盲,不能独振,淹于辞章者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