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因屈原投江殉国而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历代诗人以七言绝句形式咏叹汨罗,如韩愈《湘中》描写“猿愁鱼踊水翻波”的江景,当代诗作《端午节——一粽香(二)》则展现端午节汨罗江畔祭拜先贤、粽香弥漫的场景。屈原精神与汨罗江的关联深刻影响着湖湘文化,玉笥山屈子祠及端午习俗均与其密切相关。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