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简介

鸟是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是所有鸟类动物的统称。身体呈流线型,皮肤薄而有韧性;体表覆羽毛,一般前肢变成翼,有的种类翼退化;胸肌发达;直肠短;心脏有两心房和两心室,体温恒定。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大型鸟类寿命30—50年,中等类型鸟类寿命20—30年,小型鸟类寿命10—15年。

鸟分布于世界各地。大多数在白天活动,少数鸟在黄昏或者间活动。可分为食肉、食、食虫和食植物等类型,还有很多居间类型和杂食类型。食物多种多样,包括蜜、种子、昆虫、鱼、腐肉等。性成熟期一般在1—5年,繁殖期间,绝大多数种类成对活动。多数鸟类是一雄多雌,少数鸟类会一雌多雄。

目前全世界共有鸟约9775种,但是其中就有约1212种的鸟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其中有139种已经灭绝了。中国先后出台了许多保护鸟和其他野生动物的法规和条例,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

高适·关于鸟的诗句(共8句)

高适的诗词曲代表作
高适(700年—765年),汉族。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