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简介

念念(niàn niàn),汉语词语,意指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包括惦记、回忆、意念等。佛教中特指“刹那”这一极短时间单位,用以描述事物瞬间生灭的状态,如《维摩经》载“念念不住”。该词兼具日常与宗教哲学双重语义,现代语境下仍保留“惦念”含义。

其词义演变始于北齐时期,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以“念念随灭”阐释心念流转。唐代白居易诗词朱熹理学论述拓展了其“专注心念”的哲学维度。明代王守仁提出“念念存天理”,将概念引入儒学体系。佛教典籍如《百喻经》通过“念念生灭”强化其刹那观。现代文学如陈残小说延续口语化“惦念”用法,相关成语“念念不忘”“心心念念”佐证其语义延续性。

祖观·念念的诗句(共1句)

祖观,字觉阿,元和人,本姓张,名京度,字莲民。诸生。住通济庵。有《梵隐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