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是汉语中形容镜面光洁明亮的词汇,既保留了"明亮镜子"的本义(如《淮南子》载"窥於明镜者,以睹其易也"),又衍生出多重文化内涵。作为司法公正的象征,"明镜高悬"成语源于秦代方镜传说,"判案明察"的引申义在元代戏曲《望江亭》等典籍中广泛应用。文学作品中常见"平如明镜的内海"等自然意象描写,唐代杜甫"满目飞明镜"等诗句体现其作为月亮喻体的诗意表达。成语"明镜鉴形"更将物理属性升华为自省精神的具象载体。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