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间简介

眉间是人体面部两侧眉毛之间的区域,解剖学定位为额骨平坦隆起处,对应正中矢状断面通过额骨的特定点位。该区域被称为印堂穴所在地,中医理论将其归属于督脉,视为上丹田所在,具有清头明目、通鼻开窍等功效。眉间皮肤分布有额神经滑车上神经及滑车上动脉分支,肌肉结构由皱眉肌和降眉间肌组成。

眉间因表情活动频繁易形成动态性皱纹,随年龄增长可演变为静态凹陷性皱纹,临床常采用透明质酸填充剂(注射剂量0.3-0.8 mL)联合肉毒毒素注射进行治疗。中医操作包括按摩、艾灸及针刺印堂穴,配伍迎香、攒竹等穴位可缓解鼻炎、头痛等症状。古籍记载该区域为道家元神出入之所,异称包括“玄关”“祖窍”等。

魏了翁·眉间的诗句(共1句)

魏了翁的诗词曲代表作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鹤,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
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1211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宝庆元年(1225年),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绍定五年(1232年),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
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去世,年六十。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
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