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简介

(拼音:mǎ)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的古字形像一头身足尾俱全的的侧面形象,本义就是指这种动物。后又假借为大。马也用作姓氏。

马是汉字部首之一,序号33。用“马”做意符的字主要有两类:一类与马的名称和马的性状有关,如:骏、驹、骥;一类与驾车、驱车有关,因为古时的车靠马牵引,如:驭、驰、驶。

黄庭坚·关于马的诗句(共2句)

黄庭坚的诗词曲代表作

黄庭坚(公元1045年-公元1105年),字鲁直,自号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