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简介

绿豆(Vigna radiata (L.) Wilczek),是豆科豇豆属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又名植豆、文豆、青小豆等。绿豆高20-60厘米,茎被褐色长硬毛。羽状复叶,卵形托叶和小叶,披针形小托叶。总状序腋生。荚果线状圆柱形,被淡褐色、散生的长硬毛;种子淡绿色或黄褐色,短圆柱形,种脐白色而不凹陷。期初夏,果期6-8

绿豆原产于阿拉伯半岛、中国台湾、热带亚洲和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等地区,在世界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以亚洲的中国、泰国、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国栽培最多;在中国,广泛栽培于南、北各省区。绿豆耐旱、耐瘠、耐荫蔽,为短日照、喜光植物,适宜种植在土质疏松、富含有机物质、排水便利的中性或弱碱性壤土,可与棉花、甘薯等作物间作套种。绿豆主要有播种繁殖和组织繁殖两种人工繁殖方式。

绿豆可入药,具有消暑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暑热烦渴、药物及食物中毒等症状。绿豆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具固氮能力,可补种、填闲和救荒,常作为开荒先锋作物种植于沟边渠沿、房前屋后等地带上。绿豆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还美味可口、易消化,加工技术简便,一年四季均可生产,可作为新鲜蔬菜,也可冷冻或制作成罐头,还可作为饮食加工的原料,不仅畅销中国市场,在亚洲及欧、美国家也极为盛行。此外,绿豆植株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丰富,消化率高,是牲畜的优质饲料。

周必大·绿豆的诗句(共1句)

周必大的诗词曲代表作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庐陵,追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
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后人汇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