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简介

庐山(Lushan Mountain),又名匡、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庐山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位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之间,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庐山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人文圣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500多位文人在此留下了1.6万余首诗词。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誉。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区域,具有鲜明的季气候,表现出夏短冬长,春迟秋早的四季特色,有“清凉世界”的美誉。庐山有150科650多种植物,其中具药用价值的植物100种以上。

1982年,庐山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126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3年,被评选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2004年2月13日,入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3月7日,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2年5月,庐山海入列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公布的中国首批15个“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

蓝仁·描写庐山的诗句(共1句)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