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元量·楼台的诗句(共1句)

楼台简介

1、高大建筑物的泛称。

左传·哀公八年》:“ 邾子 又无道, 吴子 使大宰 子馀 讨之,囚诸楼台。”

杜甫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1] 

白居易《宴散》: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2] 

张子容《永嘉即事寄赣县袁少府瓘》:绕楼台出,谿通里閈斜。曾为谢客郡,多有逐臣家。

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有清香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沉沉。

朱淑真《春晴》:深院雕梁巢燕返,高林乔木谷莺迁。韶光正近清明节坞楼台旆悬。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九回:“那国王并 行者 相搀,穿过皇宫到了御花园后,更不见楼台殿阁。”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五回:除了楼台亭阁之处,单是厅堂,就有三十八处。

心 《寄小读者》九:“更隐隐地看见了 慰冰湖 对岸秋叶落尽,楼台也露了出来。”

2、方言。指凉台。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亦自号水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