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简介

龙舟,是龙和舟的合体,最早是祭神祭河神祭水神用的,后来与端阳节结合在一起,实际上端阳节以前就有龙舟了。上巳节和端午节竞渡用的龙形。赛龙舟是汉族传统节日上巳节和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古代上巳节俗中有一项重要活动泛龙舟,起源于宫廷禊礼,后来发展为全民参与的龙舟竞渡。端午节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江浙地区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龙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屈原在这一天逝世,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习俗,也是汉族龙图腾文化的代表之一。春秋战国时期,龙舟竞渡盛行于吴国、越国、楚国,最晚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非常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龙舟是船上着龙的形状或做成龙的形状的船,扒龙舟分为起龙、游龙、竞赛、收龙等几个环节。扒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是一种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现流行于中国及世界上一些国家与地区。扒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中国传统的悠久历史文化继承性和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汉族龙舟竞渡从祭龙神转为对英雄人物的纪念,苗族、傣族龙舟竞渡受汉族龙文化的影响,主要是祭龙祈年,各自成为龙舟节、泼水节的活动内容。

2021年8月3日,在东京奥运会皮划艇的比赛场上,作为展示项目,中国龙舟进入奥运赛场,标志着龙舟已经启动了入奥程序。

杭州第19届亚运会龙舟比赛将会在温州龙舟运动中心举行。

王绂·龙舟的诗句(共1句)

王绂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