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作为汉语名词具有双重核心语义,其一指代似水般不可逆的时间流逝概念,常见于文学作品中表达韶华易逝的意境。其二为传统命理学术语,特指某特定年份的吉凶运程,通过天干地支推算短期运势走向,形成"流年不利"等民俗表达。该词在南朝鲍照诗句中已具时间流逝含义,至宋代苏轼诗文始见命理解读,现代语境中仍兼具文学抒情与民俗占卜的双重功能。
孟昶(chǎng)(919年―965年7月12日),初名孟仁赞,字保元,祖籍邢州龙岗(今河北省邢台市),生于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934年—965年)。 明德元年(934年),孟知祥去世,孟昶即位。他诛杀了恃功骄横的大将李仁罕,满朝慑服。又攻取秦、凤、阶、成四州,尽有前蜀之地。在位三十二年,适逢中原多故,境内少有战事,经济发展,但孟昶本人亦颇为奢侈淫靡。广政二十七年(964年),宋太祖赵匡胤派王全斌等伐蜀。次年,孟昶降宋,被俘至京师,拜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秦国公。旋卒,追赠尚书令、楚王,谥号“恭孝”。 孟昶好学能文,《全唐诗》存其诗一首。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