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简介

灵芝(学名:Ganoderma lucidum (Curtis) P. Karst.)是灵芝科、灵芝属真菌,也被人们称作单芝、密纹薄芝或老木菌等。灵芝子实体大多为一年生,少数为多年生,有柄,小柄侧生。菌盖木质,木栓质,扇形,具沟纹,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表面褐黄色或红褐色,血红至栗色,有时边缘逐渐变成淡黄褐色至黄白色,具似漆样光泽,盖表有同心环沟,边缘锐或稍钝,往往内卷。菌肉白色至淡褐色,接近菌管处常成淡褐色,菌管小,管孔面淡白色,白肉桂色,淡褐色至淡黄褐色,管口近圆形,菌柄侧生、偏生或中生,近圆柱形,有较强的漆样光泽。担孢子卵形或顶端平截,双层壁,外壁透明、平滑,内壁褐色或淡褐色,具小刺,中央具一油滴。

灵芝在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洲等地,同时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也常见其身影,通常生长在散射光的阔叶林中。 其生长需要适宜的湿度和充足的光照, 偏好生长于偏酸性环境中。

灵芝子实体内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多糖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既可用于制作药膳,亦可加工成饮品、面包及面粉等多种产品。《中药大辞典》也载明,灵芝的子实体能够作为药材,可发挥益气强身、镇静安神的功效。

2023年119日,灵芝被列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

刘禹锡·灵芝的诗句(共1句)

刘禹锡的诗词曲代表作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任朗州司、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文集为《刘宾客集》。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宗元并称“刘柳”。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