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简介

九江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九江孔殷"的记载,指长江流域九大水系交汇形成的区域。其地理范围历代存在争议,主流观点认为涵盖今赣鄂皖交界地带至鄱阳湖水域。自秦设九江郡始,两汉分属豫章郡与庐江郡,晋代分立江州、寻阳郡,隋唐时期改置九江郡与浔阳郡,至明清形成稳定的九江府建制。

地名由来有三派学术观点:汉代学者主张长江分九支的湖北黄梅说,晋代提出赣江八大支流注入鄱阳湖说,宋儒则持洞庭九水说。现存古地名如柴桑、湓浦等,记录了周瑜水军都督府、岳飞驻守江州等历史事件。作为"三江之口,七省通衢"的战略要地,九江见证了元末鄱阳湖水战等重要战役。

张耒·九江的诗句(共3句)

张耒的诗词曲代表作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