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甲简介

"金甲"作为汉语词汇,本义指金属装饰的铠甲,常见于古代军事文献与诗词创作。王昌龄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即以金甲指代戍边将士的护具,岑参句"将军金甲不脱"则凸显铠甲在战争中的实际应用。该词衍生出"借指兵事"的象征含义,如游记中"黄沙百战穿金甲"的修辞即隐喻战争场景。部分古籍还赋予其"比喻菊花"的文学意象,现代汉语词典则收录其作为人体鼻腔部位的代称。

朱元璋·金甲的诗句(共1句)

朱元璋的诗词曲代表作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