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简介

荆门市(Jingmen),别名“荆楚门户”,位于湖北省中部,为湖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全市国土总面积1.24万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4,荆门市辖1县2市2区。2024年末,荆门市常住人口为255.07万人。荆门市方言分两大类,一类为西南官话,另一类为北方方言。

荆门市属亚热带季气候,历年平均气温16.7℃,历年平均降水量961.8毫米。荆门市东、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呈向南敞开形,兼有低坳谷区、丘岗冲沟区和平原湖区。。荆门市是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夏商时期,荆门地域属荆州,西周时分属权国、鄀国,汉代置当阳县,唐代立荆门县,宋代建荆门军,元代设荆门府,清代为荆门直隶州;1979年,分设荆门县、县级荆门市;1983年,荆门县与县级荆门市合并为地级荆门市。

荆门市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荆门市有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装备制造、再生资源利用和再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等五大主导产业。

荆门市人文底蕴深厚,孕育出长江中游最古老的文明——屈家岭文化,养育出道教创始人之一——老莱子,出土对中国古代思想史产生重大影响的神州第一书——郭店楚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明显陵。

韩愈·荆门的诗句(共1句)

韩愈的诗词曲代表作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