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简介

京华(拼音:jīng huá,注音:ㄐㄧㄥㄏㄨㄚˊ,外文名:capital),是汉语中对国都的美称,因京城为文物与人才汇集之地而得名。

该词特指我国首都北京,常见于"京剧""京腔""进京开会"等表述。其作为都城核心象征,北京中轴线贯穿永定门至钟鼓楼,承载着元明清三代都城营建理念。该词最早见于晋代郭璞《游仙》"京华游侠窟",唐代杜甫"冠盖满京华"、宋代陆游"骑客京华"、清代王韬"京华妆束"及陈毅"朝辞京华满天"均延续了该词的文学表达。

袁说友·京华的诗句(共1句)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岩,号东塘居士,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宋绍兴九年(1139年)生。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调溧阳簿。淳熙四年(1177年),任秘书丞兼权左司郎官,后调任池州、知临安府。累任太府少卿、户部侍郎、文安阁学士、吏部尚书。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以吏部尚书进同知枢密院,三年(1203年),拜参知政事(位同副宰相,正二品)。(《闽书》第2831页有传。另《中国人名大辞典》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