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是汉语词汇,拼音为jié lú,本义指建造住宅,最早见于陶渊明《饮酒·其五》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通过人境居住与心灵超脱的对比,成为隐逸文化的典型意象。该词语在唐代韦应物《东郊》等后世诗作中延续使用,展现出古代文人寄情山水的精神追求。其繁体写作"結廬",注音为ㄐㄧㄝˊㄌㄨˊ,词义历经千年保持稳定。
郑愔(?-710)唐代诗人。字文靖,河北沧县(属沧州)人。卒于唐睿宗景云元年。十七岁举进士。武后时,张易之兄弟荐为殿中侍御史,张易之下台后,被贬为宣州司户。唐中宗时,任中书舍人,太常少卿,与崔日用、冉祖壅等侫附武三思,人称“崔、冉、郑,辞书时政。”唐初流行《桑条歌》,其词有“桑条韦也”之句;明韦后妄图篡位,以《桑条歌》为其“受命”这证。愔迎合韦后之意,作《桑条乐词》十首进献,擢升史部侍郎。景龙三年(709)二月,升任宰相;六月,因贪赃贬为江州司马。翌年色结谯王李重福阴谋叛乱,预推重福为天子,愔自任右丞相不久败邙,被诛。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