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魂销的诗句(共1句)

魂销简介

魂销(hún xiāo)是汉语词汇,原指死亡,后引申为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时心神恍惚的状态。该词最早见于唐代元稹《感梦》,同源典故可追溯至南朝江淹别赋》中的“黯然销魂”表述。

其内涵包含三重释义:一指生命消亡,如元稹笔下“影绝魂销动隔年”;二指灵魂离体,形容精神层面的剧烈震荡;三指情绪极致状态,既可用于悲怆场景,亦见于极度欢愉的描写。宋代词人张先张泌等人作品多以此描摹离愁别绪。

词源自《昭明文选·别赋》“黯然销魂”之说,经李善注疏强调“魂散形毙”之喻后逐渐凝练为独立词汇。唐代始见于诗文,宋词中广泛运用其情感张力,明清文人如王士禛、魏秀仁等仍在创作中延续这一意象。

杜甫的诗词曲代表作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