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简介

堂是汉语词汇中特指古代宫廷内带有彩绘装饰的殿堂,其概念最早见于《汉书·成帝纪》记载的"甲观画堂"。唐代颜师古注解时强调该词专指"宫殿中通有彩画的堂室",与普通建筑形成区别。随着语言发展,词义延伸为泛指装饰华美的屋舍,如南朝梁简文帝"细蒙蒙湿画堂"的描绘。

该词语在古典文学中频繁出现,杜牧杜秋娘》中"画堂授傅姆",白居易《赋得乌夜啼》中"画堂鹦鹉鸟",均以具体意象印证其作为建筑空间的实体属性。宋代李玉《贺新郎·春情》中的"画堂人静",则展现了该词在诗词意境营造中的重要功能。

李清照·画堂的诗句(共1句)

李清照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清照(1084年3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汉族,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