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简介

落,汉语词语,拼音为huā luò。该词语多见于古典诗词创作,唐代孟浩然春晓》有“风雨声,落知多少”,南宋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亦有“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之句。

作为词意象,“花落”常与自然时序相关联。曹豳春暮》以“门外无人问落花”描绘暮春寂寥,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用“清歌妙舞落花前”展现宴饮场景,马致远《寿阳曲》则以“落花水香茅舍晚”勾勒渔村暮色。

该词语的文学化使用可溯至唐代诗歌,南宋词作中延续发展。现代网络用语如“佛系生活,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中,“花落”作为自然景象映射淡泊心境。

叶子奇·花落的诗句(共1句)

叶子奇(约公元1327年—1390年前后在世),元末明初大学者。字世杰,一名琦,号静斋。浙江龙泉人,尝师王毅,明“理一分殊”之论旨,悟圣贤之学以静为主,故号“静斋”。自幼专业于学,凡天文、历 史、博物、哲学、医学、音律,无不涉猎,且多有造诣。其哲学观主张唯物,所著《草木子》有“北人不梦象,南人不梦驼”之说,阐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