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简称“豫”,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截至2023年末,河南省辖17个地级市,21个县级市(含1个省直辖县级市)、82个县、54个市辖区。全省常住人口9815万人。
河南省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是全国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人口大省,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全国农业大省和粮食转化加工大省。2021年12月,科技部发函支持郑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河南省是中华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区,三代文明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展的基础,在河洛之间凝聚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形成以王都为中心的辐射性统治格局。河南历史代表文化为“中原文化”。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在河南建都兴业。
河南省地下文物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全国第二,是全国文物大省。截至2022年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5个。2023年,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59132.39亿元,同比增长4.1%。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年)为监察御史。长庆元年(821年)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出任御史大夫、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年)为尚书左丞。
元稹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兔丝》、《和裴校书鹭鸶飞》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