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汉语词语,拼音为hán fēng,注音符号为ㄏㄢˊㄈㄥ,指寒冷的风,特指秋冬季节的北风,亦可作为古代善相马者的人名。语出《吕氏春秋·有始》。
该词在文学创作中广泛用于描绘寒冷意象:南朝宋王微《杂诗》以‘孟冬寒风起’展现季节特征,庾信《哀江南赋》‘寒风萧瑟’、杜甫‘指直不得结’、苏轼‘冻合玉楼’等诗句均通过体感细节强化寒风意象。
其作为人名的记载始见于《吕氏春秋·观表》,唐代李白《天马歌》‘不逢寒风子’沿用该典故,印证古代相马技艺的传承。两种释义在历代文献中并存,构成该词语的双重语义体系。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他作诗20000多首,只有少数传下来。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