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简介

邯郸市,河北省辖地级市,被誉为“成语之都、太极之乡”,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原经济区规划》批复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处河北省南端,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与晋、鲁、豫三省接壤。截至2024年末,全市总面积1.2万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1065.6万,常住总人口918.2万,辖20个县(市、区),共有242个乡(镇、街道)、5879个村(社区)。

邯郸具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和31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世界上粟(谷子)和黍的最早发源地,也是中国家鸡和中原核桃的最早发现地。“邯郸”二字作为一个城市独属名称,3100多年来从未改变。战国时期,作为赵国都城达158年,是秦始皇的出生地和成长地。西汉时期,邯郸是全国性的商业中心之一,与洛阳、临淄、成都、宛城共享“五都盛名”。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邯郸南部的邺城(今临漳县境内)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古都。五代时期,邯郸东部的大名(今大名县)初为后唐国都,后为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的陪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八路军129师司令部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在地。出自邯郸或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达1584条,被誉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

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节水型城市。

2024年,邯郸市生产总值完成4704.3亿元,同比增长6.1%。

寒山·邯郸的诗句(共2句)

寒山的诗词曲代表作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
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