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简介

古人,汉语词汇,读音为gǔ rén,泛指古代的人或前人,最早见于《尚书·益稷》“予欲观古人之象”。其内涵包含三重指向:一指时间维度上与当世相对的前人,常见于班昭韩愈等典籍表述中;二指孔子李白等历史名人;三指坝人、丁村人等早期智人。

该词在历代文献中衍生出多层用法。《诗经·邶》以“古人”代指亡妻,苏轼鲁迅等将其引申为亡故者。部分科幻作品则赋予其虚构种族设定,如《星际之门》中的星际文明创造者群体。

词义演变呈现历时特征:先秦至汉代多指先贤典范,唐宋文人借以抒怀慕古,明清文献侧重古今对比,现代语境融合了人类学与科幻意象。历代典籍注疏与文学作品共同构建了多维文化语义空间。

朱长文·古人的诗句(共2句)

朱长文(1039—1098)北宋书学理论家。字伯原,号乐圃、潜溪隐夫,苏州吴人(今属江苏)。未冠,嘉祐四年(1059)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以父忧去职,举进士,以病足不肯试,筑室乐圃坊,著书阅古,吴人化其贤,士大夫过者,以不到乐圃,遂名动京师。元祐中(1089)起教授于乡,召为太学博士。还秘书省正字,卒。家居20年,筑藏书楼为“乐圃坊”,藏书2万余卷,当时有名人士大夫以不到“乐圃坊”为耻,其藏书多有珍本秘籍,“乐圃坊”藏书闻名于京师。元祐中(1086~1094)起为本州教授,召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秘阁校理等职。所辑周穆王以来金石遗文、名人笔记,作《墨池》、《阅古》2篇,为较早搜罗金石学遗文之名篇。著有《吴郡图经续集》、《琴台记》、《乐圃余稿》、《乐圃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