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简介

(拼音:gǔn gǔn)是汉语形容词,形容水流急速翻腾的动态景象,最早见于唐代杜甫登高》中“不尽长江滚滚来”。该词既可指江河奔涌的具象姿态(如“大江滚滚东去”),亦可引申为烟、声音等事物剧烈翻腾的样态(如“浓烟滚滚”“声滚滚”)。

其释义包含三类:一为水流翻腾(《红楼梦》中“滚滚的”),二指连续状态(“财源滚滚”),三表繁多样貌(《三国演义》“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朝”)。近义词包括“滔滔”“奔流”,构词能力活跃,衍生出“滚滚滔滔”“翻滚滚”等复合词。

该词自唐代起作为文学意象广泛用于歌、散文,明代戏曲中扩展为动态描写语素。现代网络文化中,因2008年汶川地震后网民以“滚来滚去”形容受惊大熊猫,“滚滚”衍生为熊猫昵称,但其本义仍属汉语核心语义。

强至·滚滚的诗句(共2句)

强至的诗词曲代表作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乾兴元年(1022年)生。庆历五年(1045年),乡试第一,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皇佑二年(1050年)-皇祐三年(1051年)充泗州司理参军,至和二年(1055年)任浦江令、东阳、元城令。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以疾卒于官,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