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萍简介

浮萍(Lemna minor L.)为天南星科(Araceae)浮萍属(Lemna)植物,又名水浮萍、田萍、青萍等。浮萍为飘浮植物,根为白色,根冠为钝头,根鞘无翅;叶状体左右对称,近圆形、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表面为绿色,背面为浅黄色、绿白色或紫色;叶状体背面一侧具有囊,新叶状体在囊内部形成并浮出,并通过极短的细柄与母体相连,随后会自行脱落。单性,位于叶状体边缘开裂之处,佛焰为苞囊状。果实无翅,近陀螺状,种子具有凸出的胚乳并且具有纵向肋多条。

浮萍除印度尼西亚爪哇外,广布于全球温暖地区;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浮萍喜温暖气候和潮湿环境,忌严寒;常生长于池沼、水田、湖泊或静水中。

浮萍应用价值广,其全草可入药,味辛,性寒;有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疮癣、热表证、麻疹不透、隐疹癌痒、丹毒、烫伤等疾病。因其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矿物元素、维生素等物质;可作为饲料,具有促进动物生长、体色沉着、抗感染、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功效。其假根具有吸收功能,可修复被污染的水体。

韩愈·浮萍的诗句(共2句)

韩愈的诗词曲代表作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