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名"是汉语词语,拼音为fú míng(注音符号:ㄈㄨˊㄇㄧㄥˊ),作为名词使用时核心义项为"虚名"。该词语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如唐代李白《留别西河刘少府》中"东山春酒绿,归隐谢浮名",宋代柳永词作亦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表述。其语义网络包含近义词"空名""虚名",并形成"浮名薄利""浮名虚誉"等四字成语组合。现代汉语词典体系均将"虚名"列为该词标准释义,语用实践中多用于表达对虚浮名声的否定态度。
屠隆(1544-1605年),字长卿,一字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浙江鄞县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万历五年中进士,曾任礼部主事、郎中等官职,为官清正,关心民瘼,后罢官回乡。屠隆是个怪才,好游历,有博学之名,尤其精通曲艺。屠隆不但写戏编戏,还演戏,其家中便自办有戏班,还掏钱聘请名角。其戏曲主张“针线连络,血脉贯通”,“不用隐僻学问,艰深字眼”,他甚至编导过整出戏无曲,宾白演出始终(话剧的雏形),广受欢迎。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