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拂尘的诗句(共2句)

拂尘简介

拂尘一词最早见于晋朝·无名氏《白紵舞歌》之一:“袍以光躯巾拂尘,制以为袍馀作巾。”

一、古代用以掸拭尘埃和驱赶蚊蝇的器具,后来做为封建时代皇室卤簿仪仗之一,同时也做接洗尘之用。

二、拂尘,又称尘拂、拂子、尘尾,是一种于手柄前端附上兽毛(如尾、麈尾)或丝状麻布的工具或器物,一般用作扫除尘迹或驱赶蚊蝇之用。拂尘也是汉传佛教法器,象征扫去烦恼。

三,拂尘与麈尾类似,也可以视为一种物品。麈尾最早见于晋·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亮以麈尾掩口而笑。”

苏辙的诗词曲代表作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汉族,眉州眉(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