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飞舞的诗句(共1句)

飞舞简介

"飞舞"是汉语词汇,拼音为fēi wǔ,注音ㄈㄟㄨˇ,本义指像跳舞似的在空中翻飞,形容物体轻盈飘动的动态。该词可形容飞舞的雪花蝴蝶等自然景象,也用于比喻书法笔势的灵动或人物神采飞扬的状态。南朝鲍照《学刘公干体》中"胡吹朔,千里度龙"的咏句,即展现了飞舞意象在古典文学中的运用。

朱元璋的诗词曲代表作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