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鸿简介

"飞鸿"作为汉语词汇,最早见于《礼记·曲礼上》"前有车骑,则载飞鸿"的记载,孔颖达疏解其象征军旅行列的标识功能。该词包含四个核心义项:一是指飞行中的鸿雁,《汉语词典》界定其为动态鸿雁形象;二为生物学分类中的虫名;三通过苏轼'飞鸿踏泥'等句衍生出传递音信的隐喻;四特指古代绘有鸿雁图案的旗帜,常见于车骑仪仗。成语"飞鸿踏""飞鸿印雪"均以鸿雁意象传递时间印记或书信往来之意。

陆游·飞鸿的诗句(共1句)

陆游的诗词曲代表作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