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家·杜甫的诗句(共1句)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2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唐代著名现实主义人。常被称为“老杜”,又与李白合称“李杜”“大李杜”。

杜甫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唐玄宗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后靠献赋才得以“待制集贤院”,先拒任河西尉,不久被改授为右卫率府兵曹(一作胄曹)参军。安史之乱爆发、长安失陷后,他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被唐肃宗拜为左拾遗,世称“杜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又被外放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离开朝廷。上元元年(760)春,杜甫于成都西郊浣溪畔筑茅屋而居,即为著名的成都杜甫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被表授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于大历五年(770年)冬在辗转途中逝世,享年五十九岁。

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被后人公认为诗歌史上的“集大成者”;他的人格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文人品格的楷模。自晚唐两宋后,杜甫逐渐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尊称他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其传世作品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陈振家(1941年-2022年),粤东潮州人。号吟石,有《天涯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