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笋简介

春笋,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较深,竹鞭和笋芽借土层保护,冬季不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春季。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唯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

立春后采挖的笋,以其笋体肥大、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菜王”。烹调时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均鲜嫩清香,是人们喜欢的佳肴之一。又被称为“八珍”。因其种类较多,如毛竹、早竹、石竹、淡竹、刺竹、绿竹、刚竹、麻竹等,可荤可素,做法不同,味各异。炒、炖、煮、焖、煨等皆成佳肴,祖国各地均有很多有名的笋菜:“春笋烧鲥”、“春笋白拌鸡”,“南肉春笋”和“糟烩春笋”,“问政山笋”,沪菜中的“枸杞春笋”,陕菜中的“春笋焖肉”等。

刘基·春笋的诗句(共1句)

刘基的诗词曲代表作
刘基(1311年7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与宋濂、叶琛、章溢合称浙东四大名士。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文三大家”。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