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简介

Salix babylonica L.),是杨柳科柳属的高大落叶乔木。垂柳一般高达12~18米,其树冠是开展并且疏散的;叶子的形状披针形,前端长且尖;序比叶先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丝低部有少量的毛,花药为红黄色;苞片呈披针形,外面有毛;蒴果呈现绿黄褐色;花期是3~4,果期为4~5月。

垂柳产自中国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其他各地也有栽培;主要作为在道路旁、水边等地的绿化树种,也能生于干旱处。繁殖方式以扦插为主,也可用种子繁殖。垂柳的生长习性一般是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潮湿深厚之酸性及中性土壤的,较耐寒,但亦能生于土层深厚之高燥地区。

神农本草经》载柳叶入药可以提升视力、消肿止痛,装在枕头中可以催眠安神;在园林种植中因垂柳具有与其他植物区别明显的美学特征和空间特征,所以常被用来栽种,比如扬州园林;且因为柳树的意像的美,常被用在古诗中,例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褚亮·垂柳的诗句(共1句)

褚亮的诗词曲代表作

褚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唐初十八学士之一。曾祖湮,梁御史中丞;祖蒙,太子中舍人;父玠,陈秘书监,并着名前史。其先自阳翟徙居焉。 亮幼聪敏好学,善属文。博览无所不至,经目必记于心。喜游名贤,尤善谈论。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商榷文章,深异之。陈后主闻而召见,使赋江总及诸辞人在坐,莫不推善。祯明初,为尚书殿中侍郎。陈亡,入隋为东宫学士。大业中,授太常博士。隋炀帝嫉其才,诬赖他与杨玄感有牵连,贬为西海郡司户。 大业十三年(617年),金城校尉薛举称王,任褚亮为黄门侍郎。大业十四年,秦王李世民灭薛举之子薛仁杲,以褚亮为铠曹参军。 后入秦王府文学馆,任文学馆学士,史载“凡分三番逆宿于阁下,悉给珍膳。每暇日,访以政事,讨论故籍,榷略前载,无常礼之间”,“太宗每有征伐亮常侍从,军中宴筵,必预欢赏,从容讽议,多所俾益”。贞观元年(627年),与杜如晦等十八人授弘文馆学士,被封为阳翟县男,褚亮支持唐太宗拓疆政策,命子褚遂良从军,出兵突厥。累迁至通直散骑常侍,十六年,进爵为阳翟县侯。后致仕归家。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卒,年八十八。谥号曰康,赠太常卿,陪葬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