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愁杀的诗句(共1句)

愁杀简介

"愁杀"作为汉语词语读作chóu shā,表示使人极其忧愁的情绪状态,其中"杀"字在词语中充当程度补语,强调愁绪的强烈程度。该词存在"愁煞"的异体写法,二者在古典文献中均有使用,如唐代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中"杨愁杀渡江人"、北朝乐府《折杨柳歌辞》"愁杀行客儿"。词语通过"杀"的夸张表达,突出情感张力,常用于古典诗词的意境营造。其语义关联词包含"愁损"等同义表达。

杜牧的诗词曲代表作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