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家简介

"承家"为汉语词汇,拼音为chéng jiā,出自《周易·师》"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本义指继承家业或封邑。该词在传统典籍中常用于表述家族传承,如南朝陈徐陵《与王僧辩书》"未有膺龙图以建国,御凤邸以承家",清代杨昭《<闲止书堂集钞>跋》"承家之训,克绍箕裘"。作为联合式结构的动词词组,"承"体现继承动作,"家"指代家业体系,其词义与"开国"形成互补,共同构成古代封爵制度的表达范式。

金幼孜·承家的诗句(共1句)

金幼孜的诗词曲代表作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后人集其遗文辑成《金文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