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简介

嫦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又名恒我、恒娥、姮娥、常娥、素娥,据史料记载,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喾的女儿、羿之妻,美貌非凡,因吃了不死药而飞升至宫。嫦娥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商朝卦书《归藏》。嫦娥奔月的完整故事最早记载于西汉《淮南子·览冥训》。而《淮南子·外八篇》中记载,后羿从西王母处求来长生不死之药,被逄蒙知道了。逄蒙就去后羿处偷窃,被嫦娥发现,逄蒙便想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才吞下不死之药,飞上了月宫。东汉时期,嫦娥与羿的夫妻关系确立,而嫦娥在进入月宫后变成了捣药的蟾蜍。南北朝以后,嫦娥的形象回归为女儿身。

像中,嫦娥人头蛇身,头梳高髻,身着宽袖长襦,身后长尾上饰有倒钩状细短羽毛。南北朝以后,嫦娥的形象被描绘成绝世美女。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曾把宠妃张丽华比作嫦娥。唐朝诗人白居易曾用嫦娥夸赞邻家少女不可多得的容貌。

刘克庄·嫦娥的诗句(共2句)

刘克庄的诗词曲代表作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