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简介

草原是汉语词汇中指代温带半干旱或半湿润气候环境下由旱生草本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该词特指包含天然草地、草、草坡及人工草地在内的土地类型。中国草原覆盖40.9%的国土面积,形成温带草原、高寒草原等多样性生态体系,其中西藏、内蒙古、新疆三省区草原面积占比最高。在语言应用层面,该词既包含"耐旱短草平原"的狭义定义,也泛指长满青草的原野,常见于文学作品中描绘自然景观的语境。

鲍溶·草原的诗句(共1句)

鲍溶的诗词曲代表作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809)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人。《全唐诗》存其诗三卷一百九十六首,《全唐诗补编》补诗一首。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